第124节(2 / 2)

胡善围 暮兰舟 3523 字 24天前

洪武帝问罪常茂,常茂声称是手下翻译错误,但是手下坚决不承认,说常茂推卸责任,他翻译的明明是干一杯。洪武帝以此削了常茂的兵权和爵位,诛了常家满门,就连刚刚从父亲冯胜谋反案中因为是出嫁女而侥幸逃脱一死的冯氏这次也未能幸免,嫁到常家,就是常家妇,一损一损。

曾经的大明第一豪门、懿文太子妃的娘家、郑国公府由此凋零。

常家唯有一个叫做常继祖的孙辈在大厦将倾时神秘消失,据说是被忠仆秘密送出京城了,连锦衣卫都找不到这个孩子的下落。

然而最最残酷的不是冯家,不是常家,而是郢国公傅友德傅家。

这位挂帅大明南征军,曾经带领蓝玉,沐英两员大将平定西南的开国元勋,甚至在南征中最小的儿子傅添锡战死并尸骨无存,白发人送黑发人。

嫡长子傅忠还是寿春公主的驸马,嫡女傅氏嫁给了晋王世子,是世子妃。

满门忠烈,而且和皇家是双重姻亲关系,也被划入了“蓝党”,傅家包括驸马在内,也是全灭的结局。

只有寿春公主之子傅彦得以在大清洗中活下来——洪武帝不会杀自己的亲外孙,赦免傅彦,并给了他金吾卫千户的爵位,世袭罔替。

蓝玉、冯胜,常茂,傅友德都是公爵,而且个个都和皇室是亲戚,家中出了太子妃、驸马、王妃,尚且如此凄凉的结果,朝野内外势力连根拔起,其余十二个侯爵,二个伯爵,以及一万五千多文武百官,尤其是武官,更是如割韭菜般一批批的倒下,毫不留情。

洪武帝犹如一个专营盒饭的“死了么”饭馆的大厨,批量生产盒饭,准时准点的送给客户,风雨无阻,承包了客户整个家族的盒饭。

可以说大明开国至今,几乎所有成名的的老将都死在蓝玉案里,洪武帝为了巩固皇太孙朱允炆的储位、防止功高震主、以及对镇守各地的藩王们敲山震虎,下狠心杀了无数当年追随他南镇北战的将领。

这其中只有三位老将幸免遇难,而且都和沐春以及胡善围有关系。

第一个就是胡善围的老上司端敬贵妃郭氏的郭家了,大哥郭兴幸亏在蓝玉案爆发前死了,二哥武定侯郭英(就是一箭射穿汉王陈友谅眼睛的那个神箭手)的长子郭镇是驸马,小女儿是郢王妃,论理应该是被清洗的第一人。

但是洪武帝不知是对郭家的信任,还是因鲁荒王和端敬贵妃之死而心怀愧疚,在有人诬告郭英是“蓝玉党”时,洪武帝让郭英经过了公平的审判,判定无罪,放过了郭家。

第二个还是胡善围的老上司端敬贵妃郭氏……的亲家、鲁荒王的岳父大人、信国公汤和。

是的,大明开国十大功臣,只有他还活着,并且在蓝玉案爆发之前感觉到了风雨欲来,辞官回到凤阳乡下养老去了。

但仅仅辞官让出兵权还是不够的,汤和这个老狐狸在回凤阳之前,把家产分了分,将自己一百多个小妾打发出门!个个都给足的银钱,愿意改嫁的改嫁,愿意独身的独身,放小妾们自由。

回凤阳之后,汤和立马就“病了”,据说是中风,口不能言,神情呆滞,洪武帝刚开始还不信,召见汤和,汤和是被人抬进宫的,无论洪武帝说些什么,他都啊啊像个哑巴似的“对答”,除此以外,就是不停的流泪磕头。

看到一代名将“病”到这个地步,连大小便都不会自理,造反起兵就更不可能了,铁石心肠的洪武帝不禁心软了,放过了汤和,和汤和全家。

前朝腥风血雨,多少人家一死死一户口本,后宫有崔淑妃和胡善围胡尚宫两个铁腕人物坐镇,简直不动如山,水波不兴。

掌管尚仪局的沈琼莲和胡善围谈到此时,不免为鲁荒王感叹:“这个无用的好人真是无福啊,无论是舅舅郭家还是岳父汤家都从风暴中全身而退,鲁荒王若不去捣鼓炼丹修仙,他现在可能是大明最有福气的亲王了,简直躺着就能赢。”

然而早已看透一切的胡善围不以为然,说道:“你搞错了因果关系,是因为鲁荒王炼丹修仙早早的把自己给吃死了,所以郭家和汤家才得以幸存。”

“否则,端敬贵妃一旦封后,鲁荒王是唯一嫡子,以前懿文太子正值壮年,倒还过得去。现在皇太孙连媳妇都没娶,面对鲁荒王这个唯一的嫡皇叔,皇上不会杀了自己亲儿子,但是会把郭家和汤家连根拔起,砍断鲁荒王的‘手脚’,以绝后患。郭家和汤家要感谢鲁荒王死的早啊,否则死得就是他们。”

胡善围的见解一针见血,沈琼莲想了想,甚是拜服,双目露出厌世之色,“有时候想想,活着挺没意思的,早晚都是要死,早点死还能好些,你看开国第一功臣中山王徐达,和孝慈皇后一年去世的,都叹他死的早,可是正因他死的早,魏国公府出了三个亲王妃,大女儿还是皇上最忌惮的燕王的王妃,第二代魏国公徐辉祖手握重兵,徐家依然好好的,一点事没有,可见这人要是运气好,死都死的恰到好处。”

沈琼莲的见解另辟蹊径,观点特立独行,但丝丝入扣,逻辑严明,胡善围也很佩服沈琼莲,两人互相吹捧,“可不是,活得长不如死的巧。”

两人相视苦笑,沈琼莲说道:“我明日要告个假,出宫一趟。”

胡善围一副了然于心的样子,“知道,你快去快回,给沈家人收了尸就赶紧回宫,免得被人诟病。”

这个沈家人是沈琼莲还没有出五服的亲戚,都是元朝首富沈万山的后人,是沈家十几个分支最有钱,最有权势的一支。

任何一个朝代,想要把生意做大,就必须在官场上找靠山,这一支沈氏族人找到了风头最盛的凉国公蓝玉——沈家人以前高薪聘请一个叫做王行的进士当家庭教师,后来王行进了凉国公府当家庭教师,从中牵线搭桥。

沈家有钱,蓝家有权,一拍即和,凉国公蓝玉倒台,真的“凉凉”了,所有和蓝家有关的家族都一同拖入了无间地狱,沈家是大商户,简直是块大肥肉,一同卷进去的还有另外几个沈家分支,唯有沈琼莲因为在后宫当女官,深得洪武帝和崔淑妃的信任,才破例赦免,没有一杀到底。

沈琼莲明日出宫,是为了给卷入蓝玉案而被诛杀的沈家族人收尸,毕竟是五服之内的亲戚,总不能让他们沦落乱葬岗。

守着金山不如上头有人,古往今来都是这个道理。

沈家人从未想到,全家的性命居然是只会读书的女儿救的,要不是看在沈琼莲的面子上,洪武帝怎么可能放过区区一个商户。

幸免遇难的三大家族中,前面两个都和鲁荒王有关,而最后一个,和沐春有关。

开国大将长兴侯耿炳文,女儿耿氏是诏靖王沐英的继室,沐英死后,耿氏册封为黔国公太夫人,是超品诰命夫人,沐春得叫耿炳文一声外公。

可能是看在死去的干儿子沐英的份上,洪武帝不仅没有动耿炳文,而且把耿炳文的三个儿子都封了高官。

更重要的是,洪武帝就把朱标的长女江都郡主——也就是皇太孙朱允炆的亲姐姐嫁给了耿炳文的嫡长子耿璿。

长信侯府因耿璿娶了江都郡主,在京城勋贵之家纷纷支离破碎时,耿家一枝独秀,和皇太孙朱允炆结了亲,一跃成为京城最大的豪门,一时风光无限。

偌大京城名利场,你方唱罢我登场。

洪武帝杀了几乎所有德高望重的老将,只留下一个绝对效忠皇太孙朱允炆的耿炳文,等于拔掉了权杖上所有的刺,以保证将来皇权交替时的安全。

再加上洪武帝把所有藩王府的世子们扣在京城读书教养(当人质),等于加了双重保险,到时候皇太孙必定能顺利登基。

两年半后,洪武帝二十八年春,该杀的人都杀完了,大清洗到了尾声,京城恢复了平静,弥漫在上空的血腥味终于消失。

沐春二十七个月孝期快到了,即将除服,胡善围也完成了任务——在大清洗中配合崔淑妃维持后宫稳定。

有了上次的教训,胡善围不敢耽误一天,琢磨着时机已经成熟了,便立刻向洪武帝请辞。

洪武帝说道:“朕金口玉言,不会食言,朕交给你最后一桩事情,办好之后,你就可以出宫了。”

胡善围大喜,问:“何事?”

洪武帝指着皇宫大本堂方向,那里是皇子皇孙,还有诸多藩王世子们读书的地方: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