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1 / 2)

胡善围 暮兰舟 3084 字 18天前

“朕的孙辈都到了成婚的年龄,尤其是皇太孙,朕需要为他选一个皇太孙妃当贤内助——最好是像孝慈皇后那样的,将来母仪天下。这宫里还有谁比胡尚宫更了解孝慈皇后呢?所以,朕把选秀的事情交给你,选出皇太孙妃,还有各个藩国的世子妃。”

胡善围心想,这个不难,反正就是考试嘛,先看容貌体态筛选,再来一场大考,就像科举似的,成绩最好的状元就是皇太孙妃,其余探花,榜眼,就按照藩王世子们的年龄进行分配,绝对公平公正。

胡善围说道:“微臣尊旨。”

洪武帝却摆摆手,“这一次选秀和以往不同,以前皇室联姻,只看门第出身,现在规则变了,朕不想只从勋贵大臣里选妃——”

胡善围暗自腹诽:那是因为勋贵大臣几乎被您杀光了好吧!想选也选不出几个来。

洪武帝说道:“这一次选秀,朕要选秀民间,联姻畎亩,从平民百姓中的选择贤惠的女子嫁入皇室,去民间采选秀女,只要出身良家,就有机会成为世子嫔妃,不必像以前那样,都出身公侯家了。”

第146章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开展群众工作。

这是洪武帝给胡善围制定的选秀方针。

胡善围顿时觉得压力很大,说道:“皇上,选秀畎亩,这是从未有过之事,这不是采选普通的秀女,以充廷掖,这次选的是皇太孙妃,世子妃,还有部分郡王妃,关系重大,可以说影响大明将来的国运,请皇上三思。”

上司一张嘴,下属跑断腿。

并非胡善围故意推诿责任,而是出于实际情况考虑,平民皇后或者王妃大多是妾室扶正,爬到那个位置,已经是身经百战,高智商高情商高段位的人物,其文化见识早就脱离了最初的平民阶层,历朝历代的皇室贵胄们,怎么可能娶一个平民当原配正室?

何况皇太孙妃,世子妃将来都是宗妇,有教养子女、母仪天下或者藩地的重要责任,平民百姓的子女,连男丁都未必识的几个字,何况是女儿呢?

洪武帝出身凤阳农民,大字不识,但是孝慈皇后是妥妥的大地主家庭出身,自幼就读书识字,父亲养了许多豪侠门客,经常接济各路“英雄”,类似水浒传里宋江似的人物。

若不是父亲死了,家产被族人夺去,寡母带着孤女投奔当初接受过马家接济的豪侠郭子兴,孝慈皇后才会沦落成了农民起义军小头目的养女。

就连胡善围自己虽出身商户,但是她祖先是山东济宁的大族,书香门第,从家里藏书来看,胡家家学底蕴还是不错的。

洪武帝轻飘飘一句“选秀民间,联姻畎亩”,脱离了皇家的实际需求,若是别人,一句“尊旨”了事,反正又不是自家娶媳妇,海选秀女,挑几个交差便是。

但胡善围从来不会盲从任何人,这也是洪武帝看中她当尚宫的主要原因之一,若想要个附庸,满后宫都是。

面对胡善围提出的异议,洪武帝用她以前怼他的话来怼了回去:“从来如此,那便对么?选秀民间,联姻畎亩,又不是说非得找那些大字不识的村妇和市井泼妇,小门小户的地主、小官员家的闺女都是可以的,只要相貌端正,识文断字,知书达理,德才兼备,出身清白,都有机会嫁入皇室。”

“从来如此,那便对么”是胡善围在成穆贵妃孙氏的葬礼规格上提出改变国家孝制,“父母同尊”观点上说的,这一次洪武帝终于找到机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怼她。

这个老皇帝坏滴很!

胡善围被怼得哑口无言。

洪武帝看她吃瘪,心下暗爽:你也有今天。

其实洪武帝“选秀民间,联姻畎亩”不是突然拍脑袋产生的想法,早在洪武十七年,后宫就不再有出身勋贵的女子封妃了,皆是庶民出身,或者干脆就是高丽的贡女。

洪武二十六年正月,洪武帝一口气册封了李氏为贤妃,葛氏为贤妃,刘氏为惠妃。执掌后宫大权的崔淑妃,干脆就是后宫女官出身的崔尚仪,所以洪武帝最先开始走群众路线,率先把自己庞大的后宫平民化了。

这两年因“蓝玉案”,宫外腥风血雨,但并没有影响后宫,除了有崔淑妃和胡善围坐镇的原因,实质性的原因其实后宫平民化之后,明显风平浪静,撩不起什么大水花了,因为这些庶民出身的嫔妃本身和暴风骤雨的官场没有什么关系。

否则,就是请镇山太岁,巡海夜叉来帮忙,后宫会和以前胡贵妃,达定妃,端敬贵妃那样风波不断,“好戏”连台。

洪武帝尝到了后宫平民化的甜头,想要借这次选秀,让孙辈们也跟着尝尝甜头。

然而,面对洪武帝的一厢情愿,孙辈们,包括皇太孙朱允炆其实都是拒绝的,表面哈哈哈,内心呵呵呵。

蓝玉案已经到了尾声,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该杀的都杀了,坟头的草都二尺长了,结亲风险极低,谁不希望娶一个娘家势力强大,能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助力的老婆啊!

什么选秀畎亩?我拒绝!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洪武帝才不会理会孙辈的想法,孙辈也是棋子,他想怎么摆就怎么摆,他自以为是为了孙辈们将来后院省心作想,“都是为了你们好”。

洪武帝下旨,在河南,北平,山东,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等经济文化大省里进行选秀,类似云南这种新开拓之地或者偏远的穷地方,根基尚浅,人口整体素质偏差的地方直接排除,免得过了初选,最后在京城里选拔时全部淘汰,尴尬不说,朝廷还要出路费住宿费。

第一轮海选,未婚女性在十三岁和十六岁之间,由父母送去各州府衙进行初选,州府选出佼佼者,送到各地藩王府里进行复选,由藩王和王妃负责,朝廷派出女官和太监协助藩王府选出优秀者约一百名,顺便一起带进京城,与其他藩王府选中的秀女进行逐轮pk。

有史以来第一次有平民王妃,一夜之间就可以飞上枝头,实现别人奋斗多少代人都无法企及的阶层跨越。

圣旨一出,多少有未嫁女儿的人家彻夜难眠,次日就带着女人去州府衙门报名,衙门外头人山人海,都是身怀“王妃梦”的豆蔻少女,简直是万里挑一,虽说希望渺茫,万一选中了呢?

宫廷女官们又要出差,前往各个藩王府选秀女,胡善围作为尚宫和第一届以平民为主的选秀总负责人,临行前给诸位女官开大会。

和胡善围一起进宫的女官除了状元沈琼莲外,陈二妹,江全,包括她的徒弟黄惟德都起码是司字辈的女官了,作为中流砥柱,都要派出去给选秀把关。

这是胡善围最后一个任务,不得有失,加上藩王府路途遥远,年纪大的女官受不了路途疲劳,这次派出去的都是年轻一辈的精锐。

胡善围详细说了选秀的规则等各项章程,天已经黑了,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胡善围说道:“我最后再说一点——”

众女官个个内心翻白眼,按照经验,最后一点总是会变成一坨话。

胡善围说道:“你们此去藩王府,一定要记住,什么都没有自身安全重要,安全第一,选秀第二。安全不注意,亲人朋友两行泪。”

刘司言当年割舌的惨烈,胡善围铭记于心,她不希望悲剧重演。秀可以重选,人命没了就找不回来了。

次日,女官们在锦衣卫的护送下出差,胡善围留在宫廷,预备接下来的复选和终选。

与此同时,京城教坊司在武定桥开设的勾栏戏院。

今天上演的经典南戏《琵琶记》。

戏台上女主角赵五娘正在唱最经典的一首《山坡羊》:

“乱荒荒不丰稔的年岁,远迢迢不回来的夫婿,急煎煎不耐烦的二亲,软怯怯不济事的孤身己。”

赵五娘的丈夫上京赶考多年不归,又遇饥荒,她把粮食让给公婆吃,自己偷偷躲起来吃用来喂猪的糠,公婆还误会她偷吃什么好东西。

台上的赵五娘是教坊司的名旦,将女主角的委屈悲情演绎的淋漓尽致。台下叫好声一片,但是正对着戏台的中间最好的一个四方小桌,只坐着一个老男人,那个老男人没有拍手叫好,也没有往戏台上扔碎银子,小首饰什么的打赏,他就静静坐在那里听戏喝茶,好像沉浸在戏中,深深体会体会到了赵五娘的悲伤,眼睫似乎有些润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