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1 / 2)

“你都睡了两天了,暄表哥自然已经离开了。”苏泽兰告诉桑桑。

桑桑动了一下,扯到了伤口,额头上开始冒冷汗,苏陈氏又告诫桑桑不要乱动。

桑桑便不敢动了,苏泽兰用帕子轻柔的擦掉桑桑额头的冷汗,桑桑又问了二表哥和苏叶他们是不是好,听到她们说好,才放下心来。

“桑桑,你都睡了两天了,咱们先喝药吧。”苏陈氏从丫鬟手里端来汤药。

桑桑忍着痛,艰难的喝完那碗药,她最讨厌吃这种绿色的药汁了,可是苏陈氏和苏泽兰两双眼睛看着她,她要是不吃,肯定是不能够的,何况她还想要让自己长命百岁。

看桑桑喝完药,苏陈氏又问她,“桑桑,你还记得前天晚上的事情吗?”

那天晚上……

桑桑皱了皱眉头,虚弱的说,“是石韦,是他想杀我。”

石韦,苏陈氏的眼睛里,发出一道凶狠的光来,又庆幸道,“幸好我们家桑桑福大命大。”

桑桑抿唇轻轻的笑了一下,想到自己被云臻救了,又想到了符咒,放轻了动作,把胸口的桃木坠子扯了出来,上面艳丽的符篆仿佛更加鲜艳了,桑桑把它举在了头顶,看了半响。

门口传来小丫鬟通禀的声音,“陈表少爷来了。”

桑桑躺在床上,听着苏陈氏说。“告诉表少爷,桑桑已经醒了。”

“给二表哥说,我没事儿,叫他不用担心。”桑桑声音弱弱的说。

这件事,完全不怪陈汝景的,毕竟石韦,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但如今桑桑衣衫单薄的躺在床上,他一个少年,他不方便入内。

桑桑说了这一会儿话,也有些累。

她的精神本来就不是很足够,撑着力气说了这么久,声音就变小了,苏陈氏和苏泽兰也不想打扰桑桑,大夫说了,桑桑需要的是静养。

她们俩个就轻轻的退出桑桑的闺房。

苏陈氏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料理,既然知道是石韦做的,那么就要去府衙一趟,还有桑桑醒了,她还要去佛前还愿。

桑桑静养,一开始天天躺在床上,不能大动,桑桑不习惯这种日子,可她还是很爱惜自己的小命的,所以尽管无聊,桑桑每天还是按照大夫说的修养身体。

桑桑的身体渐渐的好了,只是好几天都过去了,桑桑都没有听到赵暄的一点消息,他也没有来探望她,不过她想到那天晚上他紧张的表情,心里还是很欣慰 。

这天,桑桑可以下床走动了,陈汝景和舅妈就一起来探望她了。

桑桑让忍冬扶着她到了软塌处,“二表哥,舅母。”

陈汝景看着桑桑一副柔柔弱弱,脸色卡白的模样,愧疚又担心,“桑桑,是我没有照顾好你。”

“桑桑,你表哥没用。”陈氏也骂道,然后靠近桑桑旁边,“桑桑,这几天伤口怎么样。”

桑桑摇了摇头,“舅母,我好多了。”她偏过头,看见陈汝景无比自责的样子,石韦是他们苏家人自己招惹上的,又和表哥没有关系。

“二表哥,”桑桑笑了笑,“不怪你。”

石韦有预谋的计划,又不是别的什么事。

听着桑桑柔柔的话,陈汝景更愧疚了,“石韦也没有抓到,连帮你报仇的机会都没有,桑桑。”

没有抓到石韦的确是一件麻烦事,桑桑不知道下次自己被他杀了是不是还嫩有这么好的运气。

“二表哥,”桑桑裹了裹身上的外套,“我以后会小心的。”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天,陈汝景见桑桑脸色有些疲累,就先离开了。

出了春繁院,他也没有和小陈氏一起离开,而是去找了苏叶。

“二表哥,你看了桑桑了。”苏叶满身是汗,正在和师傅练习武艺。

陈汝景点了点头,想到在灯会上看到的赵暄,憋了几天的话忍不住,他叫住苏叶,“苏叶,桑桑什么时候对赵暄这么好了。”

小陈氏离开以后,就去长荣堂去找了苏陈氏。

“妹妹,”小陈氏对她说,“汝景没有照顾好桑桑,我真的是对不起你。”

“嫂嫂,这件事真的不能怪你,石韦的事情又不能怪你。”苏陈氏忙拦住她的话。

“妹妹,唉。”陈氏欲言又止。

“嫂嫂,”苏陈氏看着小陈氏一副有话想说的样子,便道,“嫂嫂有什么想问的。”

小陈氏拍了拍她的手,“你也知道我是什么人,我也有话直说了,今天我叫你出来,是为了桑桑的婚事。”

“桑桑的婚事?”苏陈氏抬起头来,小陈氏眉眼带笑,定定的看着她。

几乎只是迟疑那么一瞬,苏陈氏就明白了陈氏的意思,她想着往日里长女说过的话,又听陈氏说,“再过上几个月桑桑就及笄了,不知道我可以先代汝景问一下你的意思。”

姑嫂两人在慢慢走着。

“是汝景的意思吗?”

“我也很喜欢桑桑这个孩子,桑桑要是嫁过来,公婆是自己的舅舅舅母,娘又那么喜欢她,汝景也是你看着长大的,以后必定不会有谁给她委屈受。”

苏陈氏朝着前面看了看,这一幕她以前就想过,可那都是再过上两年,桑桑大一点的时候,“嫂嫂,你是知道的,桑桑被我娇惯着长大,她和稳重的兰儿不一样,小孩子气十足。”

小陈氏也是当娘的,哪儿会不懂得苏陈氏的担心,她说,“我和你哥哥你还不放心,你放心哪一户人家。”

苏陈氏一哽,她哥嫂都是厚道人,兄长待她就如今日的苏叶待桑桑一样,“可是桑桑如今才十四。”

小陈氏一听,又是一笑,“虽然我巴不得桑桑明日就过门儿”看着苏陈氏脸色一慌,她又道,“我只是先给你说说,怕有人捷足先登了,他们两个年龄都不大,等上几年也没有关系,咋们先说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