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1 / 2)

要知道,周晓淳他们之前都做好了父母会一直待在劳/改农场里的准备了,他们能做的。顶多就是离得近些,打点打点能送点东西进去,里面的人有个什么消息了,好叫自家人知道就已经是很好的了。

结果没想到古建国就这么不吭不哈的,真把两位老人从农场里给调到了古家村生产队了。不用古建国自己说,光靠他们自己,都不难想得到这里面得付出多少人情,说不得还要冒着可能被牵连上的风险。

周晓淳在楞过之后直接放声哭了出来,边哭边跟古建国道谢,直说这下子父母能够少受些罪了。

天知道她这段时间精神压力有多大。明知道父母遭受了多大的痛苦委屈,但自己确无能为力。明面上她还不能表现出来,毕竟算是断绝了关系的。她每天都用高强度的工作让自己不去想起这些事情,但还是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想象父母现在的境况,然后自己默默的流眼泪。

宁荣臻作为枕边人,怎么能不知道妻子的难过。每次在回家看过天宇那孩子之后,她回来都会低沉上一段时间,想的都是她的父母至亲现在的日子,怎么能不伤心。

不过现在终于算得上有个难得的好消息了。古家村生产队离安城本就近,而且还是自己妹夫的本家所在。跟自家打眼儿一瞧算不上有多直接的联系,但是因为有着古建国的原因,着实是可以帮着给岳父岳母一些照顾的。起码自家以后送东西过去就方便了很多,也不用担心有人从中作梗,再把好东西扣下不给老人了。估计妹夫也是想着能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就近照顾的原因,才能有这一通的操作了。

想到这里,宁荣臻不禁真诚的向古建国道了谢。这些本应该是他这个做人女婿应该做的事,没想到还是让古建国给帮忙了。

这边周晓淳更是在稍稍平复情绪之后,拉着周天宇就要给古建国跪下道谢。

古建国哪里能受这个。且不说这事情他自己也是心甘情愿做的,帮的也是跟自家算得上是亲戚的老人家。但就算是完全的陌生人,看着这样为国家都做出过贡献的人,如今到了这样的地步,能出手帮的他都不会含糊的,所以他当真觉得自己不算是做了多大的牺牲的。

至于会不会被牵连的问题吗嘛,古建国倒觉得其实还好。他想的比较深远,在办这些事情的时候,他能感觉的到一些事情。虽说是他有这个人脉和能力,但是要是上面的一些力量真的想要把两位老人摁死在劳/改农场,那就是任他古建国再厉害,人脉再硬,那也是做不到把人调动出来的。

但是他能感觉的到,在去找人求人的过程中,虽然有些波折,但并不完全是铁桶一块,有很多关节办的都比他想象中的要顺利。

说不得两位老人背后有更高位的人在帮着也不一定,至少没有不留余地是肯定的。所以古建国也由此判断出这事情是可行的。

当下他赶紧和宁荣薇两人一起,拦住了要动作的周晓淳和周天宇两人,这样那样的一说,表示自己只是出了点力,背后肯定是本就有人保两位老人的,让他们不要这样郑重才是。

听了这话,虽然大家都明白了古建国的意思,但谁也不会就简单的认为这恩情可以就这么的算了。毕竟就算二老有人保了,但也是古建国把这事儿跑下来的,这人情是无论如何都抹不去的。

只是当下大家也明白,亲戚间的,着实不好再用下跪这些了,也就顺势掀过了这一篇,开始讨论起来二老到了古家村以后的安置问题了。

就目前的形势来讲,二老到了古家村的确能比在农场上要好过上许多,但肯定还是不得自由的。古家村里批/斗这些事情倒是也有,二老到了之后肯定也免不了会被定时拉出来折腾这么一番,再加上思想汇报什么的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别的不敢说,至少古家村在这方面算是比较有分寸的,没出过特别大的事儿,别说像有的生产队那样出过人命的,就是重伤也很少有。

所以二老来了之后,起码生命安全是有保障的。

再加上毕老太太还有宁荣薇都是医生,两位老人的身体肯定能慢慢的给调理过来,这就比什么都强了。

大家商量了半天,最后的结论就是周晓淳和宁荣臻两个还是不适宜露面,二老就由古建国和宁荣薇两口子周末回去的时候照应照应。加上平时还有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看顾,两人在村子里都是有话语权的人,跟队长书记的关系都好,打个招呼的事儿,不会让两位老人受太大的委屈就行。

周晓淳倒是一心想去看看父母,可她也知道这时候要控制住自己才是对父母和其他所有人都好的方式。否则他们两口子难得单位放假,不在家里好好休息看孩子照顾老人,跟着去小姑子的婆家算是怎么回事儿。到时候再引起别人的注意,那才是真真要坏事儿了。

看着自家嫂子渴望但又压抑的样子,宁荣薇也是于心不忍。想着不管是对周晓淳还是两位老人而言,若是能够看见亲人的话,应该是对他们来说,比什么照应都大的安慰了吧。

想到这一点,宁荣薇当下就跟周晓淳表示,回头等致远和致和两人再大上一些,懂事儿了之后,可以带他们回古家村去看看外公外婆。周晓淳自己不方便露面,但自家可以以带着孩子去玩儿的由头让孩子代替他们去看看外公外婆,也算是对夫妻俩和两位老人的一些安慰吧。

白敬龄也表示有机会的话,她会借着去看望亲家和古明妍的由头替她去古家村看望二老的,让她放心。

听着这些安慰,都是为了她和父母好的安排,周晓淳自是明白道理,心里的感谢又添了几分。

为着自己能遇上这样的家人,在这个时候对自己和自己的父母都不离不弃,没有划开界限,还都努力帮忙,周晓淳再是没什么觉得不满足的了。

当天晚上,周晓淳在宁荣臻的怀里跟他感慨自己遇上了对的人,庆幸能有这样的家人,还一个劲儿的表示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古建国。

宁荣臻能够理解妻子现在的心情,只不断的劝慰她不要太把这事情当成包袱,亲戚之间相互帮助本就应当,自家只记着这情分,日后有机会一定想办法报答便是了。

周晓淳明白丈夫的意思,当下也不再多说,只一心期盼着父母能快点被接到古家村才好。

古建国做的这些事情自然是不会瞒着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的。也是为了他们能在队上帮着提早做些安排,在事情差不多确定了之后,古建国就跟二老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古明妍在一旁听着也是觉得自家老爸这事儿做的好。

咱们不说在人家这些大人物落难的时候给予帮助提早建立人脉吧,但这实打实的亲戚出事儿了,有能力帮把手那绝对是不能坐视不理的。

古老爷子之前听儿子说起过这两位学者的事情,那个时候他都是感慨万千,唏嘘不已的,为着他们可惜,也充满了同情。现下既然儿子有门路把人送到自家地盘儿上,那他自然是会多加照顾他们,这一点倒不用儿子特意交代的。

不过这具体的该怎么做,他还是得跟队长书记他们一起商量出个章程出来。

毕竟这有一就有二,看这情势,以后说不得这村子里还得再接收别的那些下放来改造的人。这队上用个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人,一开始就得把稳商量好了才是。

古老爷子第二天就去了大队部,跟里面的干部这样那样的一番商讨。

他倒是也没说这两人跟自家的关系,只是说了眼下的形势,暗示了这些下放的人是有好的有坏的,将来还不定怎么样了,总之定下了自家这边不要太过糟践这些人的基调,只按照政策和公社的普遍做法来就是了。

接下来又安排了一些具体的事情,包括下放人员的吃住标准啊,参与劳动的强度啊,以后怎么个批/斗教育法儿啊等等这些。

总之就是在大的政策框架内给予一定的宽松照顾的基调就是了。

第45章 相见(三合一)

说起来, 古家村之所以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还不至于在这方地界儿闹出什么特别惨烈的悲剧, 跟队上的这些个领导干部们都还算正直和善是分不开关系的。

村子里不是没有那些比较激进的人闹事儿的, 只不过到底是因为古家村还算得上属于条件比较好的生产队, 家家户户的不至于饿死人,大家都有自己的一摊子事儿要忙,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

这人忙了, 也就少了干些或是琢磨些乱七八糟事情的精力了。所以大部分社员还都是比较安静沉默的, 有那几个个别的刺儿头,也都被家里给镇压了,掀不起什么浪花儿出来, 所以整个生产队总体倒还算得上平静。

否则古建国也不可能把周家二老给安排过来,毕竟这要是在自家的村子里,有个什么万一的, 那怎么跟人家儿女交代不是。

古家村这边的事情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眼瞅着就要入冬, 众人都盼着农场那边能快些把人送过来, 也好赶在入冬前给两位老人安顿好,再调理调理身体才好。

没让大家等太久, 周季祥和林白两位老人不久后就坐着牛车,被农场的人移送到了古家村生产大队。

两方人做了交接。

农场的干事看过古家村给这两个‘坏分子’准备的牛棚后,表示很满意, 接着他们又听了生产队队长说了说对两人今后参与的劳动还有思想教育这些的安排,也没挑出什么错来。想着这村子的干部倒是懂事儿,之前来时听说这队上还没接收过下放人员, 还想着要跟他们好生交代交代呢,没成想人家自己个儿就安排的挺好,当下也省了自己这边的事儿了,办完交接,交代了几句后,农场的人也就离开了。

周季祥和林白两位老人是什么样精明的人啊,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但离开了京都那个是非之地,虽是到了更苦的劳改农场,但到底是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了,两人的心境也好了许多,起码不是再像刚出事儿的时候那样绝望,一心只想着了却此生了。身体虽然受着苦,但心里还是挂念着儿女和孙辈们的,想着他们无论如何还得坚持下来,这样以后说不得还能有机会见上亲人们一见才好。

结果没成想,还没过两个月呢,劳改农场这边就有人通知他们,因为他们俩身体的原因,不适合再在农场改造了,要把他们转到下面的生产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