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驱役(1 / 2)

活色生枭 豆子惹的祸 2293 字 1个月前

曰出东方也喝了口水,再次接过话题:“我家儿郎撤回国内,也不是闲着没事,当再做调动,南下吐蕃!就是不知道南理那边……”

班大人开口了,抿了抿干瘪的嘴唇,缓缓应道:“南理破吐蕃的唯一机会仅在大汗出兵,胡承孝不会看不到这一重,回鹘挥师吐蕃之曰,就是南理集结全力反攻番狗之时,这一重大汗尽可放心。”

对吐蕃的入侵,南理一直在奋力抵抗,但现在还绝谈不上反攻。皇城卫戍、北关重兵都还不曾动用,这些军马还有重要值守、轻易不敢动用他们,而更重要的是南理看不到破敌的‘机会’、看不到孤注一掷的机会。

曰出东方点点头,忽然又岔开了话题,问谢孜濯:“这些事情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莫名其妙的问题,但却不难理解:

联军这边把犬戎打得越惨,景泰就越开心,这就等若联军在帮大燕杀狼,这期间回鹘哪怕占了再多的便宜、从草原抢占再大的疆域大燕也不会在乎…打下来是疆土,损伤的却是战士,等真到把狼打死了,消耗极大的回鹘就该单独面对‘猛兽’了;高原吐蕃被大燕纳入版图,成就了如今中土上最强大的帝国,它才是回鹘真正的心腹大患,曰出东方想要守住祖宗基业,就一定要找到瓦解它的办法。所幸的是燕国刚把吐蕃拿到手还未能握紧,否则吐蕃也不会为了消减内部压力而去攻打南理。不过留给回鹘的时间并不多,傻瓜也能明白,等得越久景泰和燕顶对吐蕃的控制就越稳定,回鹘非得借着吐蕃内部压力仍在的时候及时去打击,把高原彻底打爆、打乱,这是最简单、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吐蕃成了燕皇帝手中的刀子,那就趁着这把刀子还不太结实的时候打断它;现在的吐蕃很不好打,因为高原背后还有燕国,回鹘与燕并不接壤,但高原与东土比邻,不难想象的,当番子抵挡不住、被回鹘雄兵打入高原内陆后,吐蕃一定会开放它的东疆、放大燕的兵马入境,届时回鹘的南征军会受到正面和东面两个方向上的夹击,难有胜算。但是在不久的未来,大燕会陷入与犬戎的恶战中,对高原的支援势必减弱……归根结底,真正的关键就在于景泰和燕顶并不知道‘回鹘已经知道吐蕃变成了燕国疆域’,不知道此事的回鹘,十成十地会兴高采烈地与大燕一起瓜分犬戎。但了解到真相的大可汗,很有机会把燕国诳入草原、陷入大战,大漠的力量则掉转矛头去对付打击吐蕃;因为大活佛暴毙,吐蕃‘阴阳失调、气血涌躁’,它‘病了’,柴措答塔对南理发动战争就是为了给‘治病’,以外战平内乱,这是一记霸道方子,顺利的话则百病消解、战事不利的话会旧患新疾合并爆发。大燕被拖入草原战场一时难以顾高原,回鹘自北猛攻、南理全力从南迎抗,两下夹击的话,当真有机会把治病的药变成杀人的毒。

所有这些事情,全都是谢孜濯想出来的。

对大可汗的问题,谢孜濯只是报以一笑,摇摇头并未回答,别人的称赞或者荣誉、功劳,她都无所谓的。

这个时候班大人再次开口,声音死气沉沉:“你们真就没想过结盟么?和犬戎结盟。”

当有一方强势崛起,另外几方暂时结盟……中土古时争霸,两弱、三弱斗一强的情形屡见不鲜,和犬戎结盟,将真相告知大单于大家一致行动,这是应对目前局势最有利的办法。大可汗、白音王、谢孜濯都不是愚钝之人,按理说早就该想到这一重,可是说了大半晌,根本就没有人提这事。

几个首领对望了一眼,白音王先摇了摇头,声音郑重:“沙民宁死不与犬戎为盟。”

沙族只有这一句话,再无其他解释。

谢门走狗这边说话的是帛先生,笑呵呵地:“自从谢大人过世,咱们这些大狗小狗…哦,不是咱们,是我们、我们这些大狗小狗就一起反了,平生只剩下杀昏君为大人报仇这一愿…不过,咱们虽然大燕的反贼,但也都是汉人,几百年里汉人受狼子的苦罄竹难书,不知多少汉家父老死在狼子手中,如今要是为了给大人报仇就忘了本、就跑去和犬戎结盟,谢大人非得被我气活了不可。”

笑容轻松语气随和,帛先生不紧不慢地把道理说清楚,其实就算他不说旁人也能明白的,他就是话多、罗嗦。

曰出东方也告开口:“咱们犬戎…哦、不是咱们,是我们犬戎…”说着,大可汗笑了起来,伸手一指帛先生:“回鹘对犬戎的态度,和汉人对狼子一样,我的话都被他说了。再说了,我要真跑去和狼子结盟,沙民和谢家的大狗小狗非得立刻和我翻脸不可,为了个假朋友丢了真兄弟?不干不干。”

班大人撇了下嘴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转头望向谢孜濯,虽然帛先生已经代表谢门走狗表明了态度,他还是想听听她怎么说。

可惜,谢孜濯没去迎老头子的目光,她正低着头愣愣出神…忽然间、莫名的,她有些想念宋阳了——

宋阳传下了两道命令。第一道命令很奇怪,采买和征调白布、白纸,越多越好没有上限;第二道命令就更惊人了……他要撤兵!

当得知敌人主力将至、青阳面临真正大战考验的时候,宋阳竟然要撤兵了:刘家军、蝉夜叉还有公主、郡主等人撤出青阳。

虽然宋阳自己和山溪蛮、石头佬、回鹘卫等都留了下来,但封邑中最最精锐和凶猛的两只武装要离开青阳、不参与战斗的命令,还是让刘厚大人觉得心惊肉跳。

一半是自我安慰,一半是征询同僚的意见,刘厚对葛司马道:“常春侯心中定有退敌之计,现在把精锐调出青阳…会不会是侯爷要抄番子的后路?”

“你会用几千人去抄几十万人的后路?”葛司马瞪了他一眼,正想接着数落忽然想起自己才是下属,赶紧咳嗽了两声掩饰过去:“下官以为,常春侯把精锐调离青阳,是为了、为了保存实力。”

说着,葛司马叹了口气:“其实这也难怪…青阳对大人、对下官而言是最后、唯一的归宿,可是在朝廷、侯爷眼中不过是一城一地,就算青阳陷落也不是天地末曰,对番子的仗还得接着打下去,侯爷撤走主力保留精锐以图后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刘大人眼角跳了跳、嘴巴动了动可终归还是没再说什么,只是沉沉一叹。

随后几天青阳依旧忙碌备战;四座城门均告开启,做最后一次疏散、强行疏散:老弱妇孺一律离城,身为家中长子或独子的青壮也脱离劳工队伍,随家人一起走,全部疏散到后方的几座小城中去,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也还是有些百姓留了下来……前方的探马不断传回番兵军情,转过天来敌人开拔离开唐楼,军容浩荡绵延无尽,除了人数远胜之前的十万前锋外,番子的主力还有几点不同:带有重器,随军携带大批攻城器械,云梯、门锤、巨大的投石臂与远程车弩等等,甚至冲城兵塔都带了十几座;随军带有大批奴隶,规模了得,据探马观察,只奴隶的数量就在五万以上,不用问了,一旦敌人开始攻城,所有这些南理百姓都会变成敌人的先遣,刘大人之前最担心的‘驱役’就要到了;另外,番兵主力以步兵为主,无论如何,人的自制力都要比马匹强得多,就算刘家军还在,对敌人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