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雄心壮志(1 / 2)

执宰大明 小黑醉酒 1927 字 5小时前

当李云天在南京各部院堂官的簇拥下出现在码头的时候,远处的百姓们顿时群情振奋,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其实,以百姓们所处的距离根本看不清李云天的样貌,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表达对李云天恭敬和崇拜。

古晨皱着眉头望着那些神情激动的百姓,心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黯然,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李云天确实是大明难得的好官,这些年使得大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江南,变得比以前更加繁花似锦。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次的话,古晨说不定会辜负威国公的恩情,宁愿一死也不会协助汉王造反,以至于落得如今身败名裂的结局。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古晨在向李云天复仇的路上走得太远太远,已经无法再停下行进的脚步,唯有硬着头皮走下去,跟李云天拼个你死我活,否则对不起威国公和那些追随他投靠北元的将士。

码头前整整齐齐地列着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是此次出海人员的代表,齐刷刷地望着被众多官员众星捧月般簇拥着的李云天。

那些停泊在港口船只甲板上也列队站满了船员,纷纷目不斜视地望着前方,鸦雀无声,神情异常严肃,使得现场的氛围变得有些肃穆和萧杀。

或许是知道李云天要对出海的人员训示,码头上的喧闹逐渐平息了下来,百姓们目不转睛地望着远处码头上的官员,支着耳朵想要听听李云天说些什么。

不过,他们的努力很显然是白费的,由于距离太远即便是站在最前方的百姓都不可能听见李云天的声音。

古晨对李云天讲些什么没有兴趣,神情复杂地望着前方港口停着的郑和宝船和三桅战船,反正明天的《明新报》上肯定会登出李云天所讲的内容,他现在更为感兴趣的是模样看起来有些独特的三桅战船。

在商业才华上,古晨在李云天面前甘拜下风,永乐帝驾崩后他还以为朝廷会中止劳民伤财的出海,那些郑和宝船将成为一堆烂木料。

不成想,李云天却利用交趾的特殊局势说服了朝廷开展海外贸易,而全使得大明海外贸易趋于了常态,不仅给大明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促进了大明商业的繁荣,同时也使得水师蓬勃发展起来,原本停在港口等着腐烂的郑和宝船因此得以重见天日不说,还新增了三桅战船这一纵横海面的大杀器。

古晨虽然没有见识过三桅战船作战,但是却有着相关的情报,知道三桅战船是一种集运输船和战船于一体的新型船只,配备有强大的火力,犹如一座活动的海上炮台,在攻打小琉球岛、琼州岛和大琉球岛的时候打得倭寇们毫无还手之力。

而且,大明现在往返南美洲运送银币的船只就是三桅战船,每年三桅战船都要往返于南美洲和大明,源源不断地把在南美洲银矿铸造的银币和白银运来大明。

现如今,从南美洲运来的银币已经在大明的交趾、广西和江南地区得以流通,由于其有着标准的制式和精美的图案,故而深受商贾和百姓们的欢迎。

银币的正面有一条盘坐着的龙,龙的上面是面额,后面是朝廷的年号,例如“宣德通宝”和“正统通宝”。

按照李云天所定的规制,银币的面额分为“一元”、“两元”、“五元”和“十元”四种,面额越大的银币体积也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银币中不仅有银,还混有其他的金属,“一元”、“两元”、“五元”和“十元”的银币中混有金属的成分和比例不同,这使得银币的价值发生了变化。

所以,“两元”银币并不是“一元”银币重量的两倍,最重的“十元”银币是“一元”银币的四倍,这样做主要是从携带方便的角度考虑。

在李云天所制定的银币体系中,“一元”银币与一两白银相对应,重量只有六克多,大小和重量与现代一元硬币相当,而一两白银的重量是五十克。

“十元”银币的重量约为二十五克,大小和重量与民国时期的银元相当。

虽然这样看起来银币的价值好像与白银不相符,不过讲武堂下属的钱庄会按正常的比例兑换白银。

例如,拿“一元”银币去讲武堂的钱庄话,钱庄会给其兑一两白银。

有一点必须要指明的是,李云天并不是盲目地发行银币,而是根据从南美洲获得的白银储备来制定发放到市面的数量,这样一来他手里就有足够的白银储备来支持那些银币的流通,进而不会使得银币贬值。

由于大明本就缺乏银矿,再加上制造银币的技术只有讲武堂才有,故而李云天一点儿也不用担心它被不法之徒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