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玉十三,正赤着脚在河里走来走去,明令打着灯笼在河边,紧张的不行,“十三爷,您上来吧,这会儿哪能找到啊,您可别信谣言……哪有什么晚上出现的七彩石啊!”
玉十三不服了,直起身子道:“爷就不信这个邪!今儿找不到就不回去睡觉了。”
明令着急的团团转,“十三爷啊,这大冬天的,您别在河里待太久啊,这会冻伤了身子的……要不然,小的让军中将士出来帮您找……您倒是先上来啊……”
玉十三皱眉,“你小子再唠叨个没完,爷就把你嘴巴缝起来。”
说着,又弯腰去找。
明令急的不行,好在不一会儿,玉自珩猛地直起身子来,手里举着一块七彩斑斓的石头,“爷找到了!”
明令震惊不已,“十三爷,这……还真的有啊?”
玉自珩上了岸,将裤子随手一卷,穿上鞋子道:“那当然,这叫七彩石,只有这玉带河里才有,相传……这可是上古一对夫妻仙人留下的,散落在河里,极其少,是有着真爱的意义的……”
明令给玉自珩披上了衣服,皱眉道:“十三爷,您这说着说着怎还脸红了呢?”
玉自珩嘶嘶的抽气,“你小子,找抽了是吧?”
明令不敢作声,玉自珩小心翼翼的捏着石头举起来看,看着七彩石散发出来的斑驳的光芒,玉自珩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这石头,想必小知了应该会喜欢的吧。
想着想着,玉自珩便心里欢喜起来,小心翼翼的将石头装好,这才慢慢的走回了营中去。
翌日一早醒来,天色已是蒙蒙亮,夏蝉起身,叫醒了几人,穿好衣裳下了炕到院子里去,早上的空气清新,古代乡间的环境也好,夏蝉做了几下伸展动作,便去打水来洗漱。
小呆欢快的跟着夏蝉来回跑,不时的低声‘嗷呜’两声,可爱极了。
夏蝉看着它,笑道:“小呆,乖乖的等着,一会儿给你肉骨头吃。”
小呆仿佛能听懂似得,趴在门槛上看着夏蝉做饭。
煮了粥,门口便陆续走过了人,从门口瞧见夏蝉在烧火,工人们都是热情的跟夏蝉打招呼。
“大妞,起这么早啊?”
“大妞,病好了没啊?看气色不错了。”
“大妞,注意休息啊……”
夏蝉笑着挨个的回了,最后金兰几人进来了,身后跟着蔡霞,还有苗丽。
金兰进了屋子,道:“蝉儿,你身体咋样了?”
夏蝉笑着,“都好了,昨儿个就差不多了,本来也没啥大毛病,就是一小风寒。”
金兰将手里的东西放下,道:“喏,这是你刘叔以前去山上挖来的山参,也不是啥稀罕东西,你拿着做汤补补身子吧。”
夏蝉急忙摇手,“这可不行啊,婶子,萍萍身体不好,你们留着给她补身子吧,我这好着呢。”
金兰急忙摇头,“蝉儿,这过两天就是元旦了,你这一年帮了婶儿家里不少,婶儿都没法报答你,这当是给你的元旦礼,你收着,要是不收,那可就是瞧不起你婶子我。”
夏蝉为难了,这小山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元旦这天,是要互相走街串巷送礼物的,大多数是自己家的菜啊肉啊米啊,就跟前世过年走亲戚一样,这要是不收,可就是有点瞧不起人家的意思了。
夏蝉心下为难,不过想到自己先收下,等到去还礼的时候再多给一些,便也能补回去一点吧。
夏蝉打定主意,便笑着收了下来,“谢谢婶子。”
金兰送完了礼,身后苗丽也将篮子递了上来,道:“你婶子我也没啥好给你的,这些是家里秋天掏来的野蜂蜜,都收好了弄干净了,给你拿着喝,对身体好。”
夏蝉感动不已,“谢谢苗婶。”
苗丽爱怜的看着夏蝉,伸手摸摸她的头发。
蔡霞上前,将袋子拎上前去,道:“蝉儿啊,我家里也没啥好东西,这是地里种的一点儿芋头,都挑的个大的给你。”
夏蝉一瞧,这一大袋子,少说得有五六十斤。
夏蝉有些不好意思了,“婶儿,你家里还当粮食呢。”
蔡霞嘿嘿的笑,“家里还有,你们家不是地少呢么,我知道你们家就种了地瓜,连麦子都是没得,这芋头煮一煮吃,也老香了,不用花钱买。”
夏蝉笑着收下,抬头看着三人,道:“几位婶子们,我知道,你们是特地来送的,而且是怕我家里没人送,会冷清,我心里明白,所以特别谢谢你们,你们没有瞧不起我,我以前穷的时候,你们也没有看不起我的意思,所以,真的很谢谢你们。”
夏蝉说着,对着三人鞠了一躬。
这一躬身,夏蝉觉得值得。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以前穷日子的时候,若不是苗丽一家子帮着,早就活不下去了,一开始没有很多钱的时候,若不是刘忠和曹得寿两人咬着牙,拿着那么点工钱给自己干活,而且还想方设法为自己省钱,自己家这院墙不知何时能起来。
这些他们曾经对自己的好,夏蝉都一一铭记于心。
苗丽被夏蝉这一鞠躬,弄得心里酸酸的,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夏蝉笑道:“婶儿,你这是干啥呢?”
苗丽叹口气,擦擦泪道:“别人不知道你,你婶子我还能不知道吗?以前家里穷的时候,那个苦日子啊……不过现在幸好是好了,咱们熬过来了,所以我每次瞧见现在的你,婶子就为你高兴。”
夏蝉轻笑,上前握着苗丽的手,“哎,婶儿,咱们以后都好好的,这日子啊,会越来越红火的。”
苗丽跟着笑,“是啊,都会好的。”
三人说了一会儿话,便去择菜淘米准备午饭了,夏妞儿带着几人去洗了脸,然后上炕吃饭,夏蝉道:“妞儿,等会儿你跟我一块收拾一下东西,过几天元旦了,咱们得送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