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 / 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蒙古军队没有再进攻弥林城,他们除了不时用投石车轰击城墙外,开始建造攻城器械。

首先打造的是望楼车,这是一种用于高空观望侦察作业的军用器械。能高达二十五米的望楼车,更适用于野战时的警戒和指挥,望楼车的形式非常简单,在四轮车底座上竖一高杆,称之“望杆”,顶端设有一座二米宽的板屋,外蒙牛皮以固,四周设有瞭望孔,以备观敌之用,一线的军事指挥官,若要掌握第一手的战场信息,利用望楼车观察战情,是经常要做的事情。

就下来是攻城必备的重型云梯,用粗大的木头制成车座,配以车轴木轮,便于移动,车座上架起的云梯采用折叠式,每段各长八米,以转轴相连接。作战时乘员在车内以人力将云梯推至预备攀登的地点,然后用车后的绞车将第二节梯放出,第二节折叠梯的顶端设有铁钩,可以迅速固定梯位,便于攻城人员展开进攻,云梯的防护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不但在梯子顶端设有一段女墙,可以在与守城部队短兵相接时简单的防护,同时还在车体部分增置生牛皮,防止守城方的远射武器攻击。

再有一个就是“鹅车洞子”,鹅车洞子原名“尖头木驴”是大宋特有的攻城器械,古称“礮辒(aoen)”,是一种有着坚固防护的攻城作业车,相当于一种移动“木坦克”。《孙子谋攻》云“修橹礮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礮辒车尖顶,四轮,两侧和顶部用木板做防护,外蒙坚硬的皮革;车内可容十多人。攻城时,人躲在车内作业,可躲避城上的矢石攻击。而大宋驻屯军的“尖头木驴”是礮辒车改进的增强版,车长四点七米,高二点五米,路轮增加到六个,车脊也换为较坚固的大木,而车顶的斜度也更大,状似屋形,外面以生牛皮缦上裹以铁叶,此外,内部还特别添加了一层湿毡,因此防护性更强。

此外,大宋驻屯军的工匠和木匠还根据他们的经验制造了装备了“木幔”。木幔是一种用于攻城的机动式防护屏障。《通典兵典攻城战具》记载“以板为幔,立桔槔于四轮车上,悬幔逼城堞间,使矫捷者蚁附而上,矢石所不能及,谓之‘木幔’”。

除此之外,攻打城门时用的撞竿、兜竿之类,也都是攻城必备的器械。一批批的制造出来

以上所有需要准备的大型攻城器械,都离不开木头,因此蒙古人在积极备战的同时,首先组建的是一支强大的“拆迁”部队,在周边进行战略物资的征集。

弥林周边的很多小村庄和殖民点都被“洗劫”一口,木墙、木门、木桌、木床、木屋顶等等所有长度合适的木头都被拆卸一空,连马车都被拆掉!让那些平民欲哭无泪敢怒不敢言,只得抹着眼泪,安抚住受惊的孩子,看着蒙古“拆迁队”将物资运走!周边的树林里,大小合适的树木被砍伐一空……。

另外为了制作蒙古军队工匠们根据命令需要制造出数十架重型配重投石机!准备用砲群对弥林城进行大规模的密集攻击,自然需要准备数量相当庞大的砲石,蒙古“拆迁队”还有另一项任务找石头。

蒙古“拆迁队”找遍了弥林周边,四处搜寻石墙、碑石、石磨、石条、一些小的神庙直接就被全部拆光,甚至弥林郊外的一些墓圆也没有逃过,贵族墓地的墓碑、雕塑被搬走,墓室被推平,石棺被掀翻里面的陪葬物品最后都“失踪了”,如果城内的贵族知道怕是要哭晕在厕所……所幸蒙古“拆迁队”并没有对平民的房屋动手。

在以后的每个夜晚,弥林的军民们在城墙上,可以看到远处的一眼看不到边的蒙古军队营地,每天晚上灯火如昼,彻夜不息,他们心惊胆战的听见“斧凿之声,闻于远近”,蒙古军队的工匠、工兵们正在连夜加工赶制“攻城之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