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赵祯的心思(1 / 2)

银狐 孑与2 3007 字 14天前

第一一九章赵祯的心思

孟元直和铁心源不太一样,他喜欢把事情一件一件的来做,不像铁心源好像屁股后面有狼一样,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一堆堆的来做。

他不喜欢铁心源这种急躁的心情,也不明白他这种急躁的心情从何而来。

对大宋好是应该的,自家兄弟都是从大宋走出来的,回报一下不是不可以。

就像自己前段时间在西京做的事情,杀了那么多的契丹官员,不就是在帮大宋吗?

铁心源那时候还说自己分不清轻重里外,他觉得铁心源现在和那时候的自己一样,有些糊涂了。

现在对大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哈密清香国,妻儿全在那个地方,如果哈密清香国毁掉了,大家可真的就成孤家寡人清洁溜溜了。

就像分家的孩子一般,回报一下大家庭是应该的,却不能对自己的小家庭不管不顾。

铁心源不想狡辩什么,虽然用大宋愈强对清香国来说就越好的说法绝对能把眼前的事情说过去。

他却不想破坏孟元直连他喜爱的青楼都不去营造出来的劝谏气氛,这样其实挺好的。

礼单丢给了孟元直,任由他在上面删减。

忙活了一夜的孟元直在天明的时候得意的将一份礼单丢给了铁心源,然后就带着自己的忠狗张直直奔眠云楼,按照他的说法,眠云楼里的头牌眠云姑娘没他根本就睡不着觉。

礼单制定的不错,有对大宋的贡献,自然也有对大宋的要求。

孟元直贴身伺候皇帝十年多,对皇帝的心思把握的很好,那些是皇帝能够答应的,那些是皇帝不答应的,那些是可以从黄帝那里争取一下的,他都罗列的明明白白。

单子重新被人送给了泽玛和尉冲灼灼,三天后面见皇帝的时候,会把这个礼单缴纳上去。

赵婉留在自己的兰苑里面,一整天都没有出门,一件大红色的嫁衣,被她和水珠儿以及张嬷嬷三人不停地寻找出其中细微的瑕疵,然后不厌其烦的改进。

淑妃来看过赵婉,见她在准备嫁衣,欣喜若狂,派人送过来无数的丝线,即便是压好的成色最好的金线,都送来整整三斤。

她已经没有办法驾驭这个心思古怪的女儿了,只希望她能够快快的找个不错的人家嫁掉。

在她看来,不论是契丹王子,高丽王子,大理太子,交趾太子都算的上是一门极好的姻亲。

舅家现在没权没势,唯一能够值得一提的就是和藩属国正在进行的买卖。

如果赵婉嫁给了这四个人中的哪一个,舅家都能在那个国家迅速的打开商道。

至於闺女能不能在异国番邦站不站的住脚,她根本就没想,都说知女莫若母,淑妃对自己这个女儿的性子太了解了。

别人都说长公主殿下,温婉知礼孝顺,只有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个女儿的性子是多么的倔强。

没把握的事情从来不做,只要做了就一定能够做成,即便是她高高在上的父皇,也不能强迫她做任何事。

她之所以会落个温婉孝顺的名声,那完全是她自己刻意营造出来的。

只要是宫里有头有脸的妃子,女官,宦官都清楚一件事,在这皇宫里,最有钱的其实就是长公主殿下,就连皇后的府库也不一定有长公主库房里的珍宝多。

淑妃多次要求代替女儿掌管这些财富,不论她用了什么法子,都没有得逞。

淑妃一上午都在做馄饨,试验了不下十遍,这才挑选了最满意的十余个小馄饨煮了,装在带盖子的白瓷钵子里,用食盒装了,亲自送到官家的书房。

结果很不巧,官家正在和计相王珅商谈国事,王渐守在外面,不许淑妃进去。

“大伴,这些馄饨是本宫下了心思的,如果官家现在不用,放一会滋味就不够鲜美。”

淑妃强忍着心头的怒火,面对在宫中权势熏天的王渐,她不得不忍耐。

“咱家替娘娘送进去,如今有外臣在,娘娘不方便进出。”

淑妃只好答应,能随意进出皇帝书房并且不在意有没有外人的宫妃,只有曹皇后!

王渐并不在意淑妃那张阴沉的脸,如果不是因为她是长公主的母亲,他是懒得去行这个方便的。

“这么说,朕如今连犒赏自己猛士的银钱都没有了吗?朕记得,仅仅是今年,皇后从内帑中划拨出去的银钱就不下四十万贯啊!”

王渐听皇帝这样说,缩缩脖子就提着食盒不动弹了,这时候要是凑上去,多半会挨骂。

就听王坤老迈的声音在书房里响起:“两百六十四个军州,不平安者泰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