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盛京密议(1 / 2)

明末疯狂 再次等候 1728 字 1个月前

崇祯十一年八月十二日,盛京皇宫。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多尔衮在大殿上一丝不苟地行着三跪九叩的大礼。

望着殿中那位对自己“恭敬有加”的十四弟,皇太极在恍然间似乎有些失神。他想起了当年老汗驾崩后,自己合纵连横,夺取了眼前这位幼弟的汗位,又逼死了他的生母乌喇那拉氏(阿巴亥)。本以为能够把多尔衮完全玩弄于股掌之间,没想到,在不知不觉中,当年的这棵幼苗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了。

在内心里,皇太极真有些佩服老汗努尔哈赤的眼光,这位十四弟太骇世惊俗了。在自己的百般提防和打压下,多尔衮三兄弟照样把两白旗经营成了一个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成为了满清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比较自己的那位只知道打仗,却没有丝毫政治头脑的长子——豪格,皇太极也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不知不觉中,皇太极的思绪飞到了多尔衮的成长经历。他对内一直对自己恭敬守礼,对外又立下了赫赫功勋。尤其是在征林丹汗的时候,多尔衮伤了肾水,注定一生无子嗣。要不是这个原因,说不定自己就要把他……。

突然间,皇太极胸中升起的一股豪气把这个念头生生地打压了下去。自己是谁啊?是大清国的开国皇帝,是统领满蒙两族的天聪汗。只要自己在位,多尔衮就是人中龙凤都要给我跪着。如果他听话。皇太极是不吝给多尔衮富贵,让其扶持自己的子孙的。如果他有异心?皇太极还是犹豫着不敢妄下狠手。因为满清八旗的力量太弱小了,根本经受不了内乱啊!

因为没听到皇太极的“免礼!”,多尔衮就一直在殿中跪着。谁也看不出,在他平静的外表下,内心却是在波涛翻滚。“韬光养晦!韬光养晦!”多尔衮在自己的心中一直在呐喊。他知道,只要自己有任何不是,皇太极是不会轻易地放自己过门的。

“哈哈哈——!”龙座上突然传来了一阵大笑:“十四弟,你怎么还跪着?快些免礼吧!八哥这些天老走神。真是有些老了。”

多尔衮连忙再磕了一头,道:“大清国还需皇上掌舵,皇上千万要保重龙体!”

“哈哈!快些起来吧!也就是十四弟你们让八哥我省心啊!”

一旁的太监在皇太极的示意下搬过一个圆凳,站起来的多尔衮挨着圆凳边上坐下了。皇太极对多尔衮点点头,问道:“今天我们兄弟就聊聊家常。你说说,你知道现在明国里的状况吗?”

“回禀皇上!臣弟略知一二。有什么不对的,还请皇上见谅!”多尔衮道。

“诶?咱们兄弟客气什么?说错话都恕你无罪!快些说吧!”皇太极一摆手说道。

“那臣弟就在皇上这里献丑了……”

多尔衮开场白就是一堆废话。无非是我大清如东升之日。大明是日薄西山;皇太极是英明之主,崇祯是昏庸之君。反正是以强烈的对比衬托出皇太极的丰功伟绩。

马屁拍完以后,多尔衮开始叙述起明朝的情况。因为在关内广布密探,再加上晋商等汉奸在传递消息,所以满清对明朝内部的情况是了如指掌。而多尔衮作为大清最上层的人物,也基本上掌握了全部信息。

可是多尔衮的叙述却很讲究分寸。他不漏掉一点,但也不多说一句。即要显示出自己对大明事务的关心,但又不能越俎代庖为皇太极做出一点儿决策。这感觉?那走钢丝还是真难啊!

皇太极虽然对这些情况也是了如指掌,可其还是装作饶有兴致地在仔细聆听。一边听,他一边还在不断地微笑点头。直到多尔衮说道:“明国调集大军围剿境内民贼。民贼日趋势小,明国也日趋安宁!”时。皇太极才突然“哈哈哈——!”地大笑着,打断了多尔衮的话。

“就是明国平息民贼。那朕再问十四弟一句,明国以后该如何呢?”

多尔衮微微一躬身,道:“恕臣弟愚昧!臣弟不知。”面对着皇太极,多尔衮的谨慎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就算是知道明朝下一个出兵的目标肯定是满清,但多尔衮还是保持着不拿任何主意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