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2 / 2)

重回80之大时代 小鱼叉 2584 字 1个月前

术业有专攻,有些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士比较好。

*

这幢大楼本就地处闹事,来来往往的行人众多,警察、消防又围了这么久,这件事根本压都压不住。

不过两日,华京大大小小的报纸都报道了这一事件。

不过这些报纸大都是从贪.污方面报道这一事件,只有兴华社另辟蹊径,直至事件本质,强烈批判了华国当前的药物审批制度。

同时,国外一个访谈在华国高层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是采访过华国那一位的著名主播和一个药企业务主管的对话。

“我知道,在制药行业有这么一个说法,一家的药企的生命之源是研发,是实验室,而他的咽喉则是销售渠道,今天我们来聊聊药企的咽喉,销售渠道。”

“卡特总监,我想您这个专家,应该能谈一谈吧。”

“当然,我很荣幸能与您这位著名主持人对话,赫克托先生。”

“至于销售渠道,包括我们默沙东在内的全球知名药企,之所以能在国际药物市场上,占据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场份额,除了我们强大的研发能力,庞大的药物专利库,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销售渠道。”

“我们有着最庞大的销售渠道。一家药企,它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人力物力,当一项药物最终面世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当然是尽快将它推向市场,然后盈利回本。”

“而从研发面世到进入销售,其中还有一个环节。”

“fda?”说话的是赫克托。

“没错,就好比我们美国有fda,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有类似的药物监管系统,对进入其国内销售的药物进行市场准入审批。”

“这是对本国居民的健康负责,这是应该的。”赫克托摊手说道。

“没错,但是这里面可是有技巧的。”卡特做了个神秘的表情。

赫克托大笑,“卡特总监,您就不要卖关子了。”

“好的,我举个例子。譬如前阵子刚上市的卡坦史丁,fda审批是上个月才过的,但是这项药物,我们默沙东的生产车间,已经生产了四年了。为什么?这就是各个国家药物审批制度不同造成的。”

“有些国家,譬如我们美国,又譬如欧洲各国等发达国家,有着严格的药物审批制度,每一项上市药物,都需要非常严格的临床试验。但是有些国家不同,有些国家只需要提交临床试验报告,有些则规定其他国家过审的药物,他们国内就可以直接上市。”卡特笑眯眯地说道。

赫克托右手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若有所思地开口道:“那若是一种药,在那些只需提交临床试验报告的国家被批准了,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在很多国家可以同时上市?”

“赫克托先生,不愧是赫克托先生。没错,就是这样,这就意味着,在很多国家,我们就省了再次进行药物临床的人力物力。虽然实行这种药物审批制度的,大都是比较落后的国家,让他们的官员在市场准入审批上签字,或许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但是这笔费用对比药物早一年进入市场获得的收益,根本不值一提。”

赫克托发出一声赞叹声,“那若是药物出现问题了呢?第一个签署市场准入审批的国家,它的国家信誉……”

“其实一项能通过实验室临床的药物,它出现问题的几率是很低的。但如果真的出现了问题,当然,会产生影响,对于那个国家的国家信誉。”

朱新上前,将录像带拿出来,随后略显拘谨地看向身后会议桌上坐着的人。

“领导们,这是我们兴华社驻美国分社的员工带回来的,也是我们为什么会从制度角度写这篇报道的原因。”

会议室里很安静,朱新几乎可以听到自己高速的心脏跳动的声音,他身为兴华社总编,按行政级别来说,也算是部级干部,但饶是如此,除了大会,他也没一次性见过这么多领导的。

会议桌上的老人们神色凝重,赫克托和卡特的对话,戳中了他们心中最敏感的两个点,国家信誉和对国民健康的责任心。

许久,坐在最中央的老人才开口道:“小朱啊,你先出去吧,把录像带留下。”

“好的,领导。”朱新急忙说道。

走出会议室,他长长舒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汗珠,快步向外头走去。

“李教授啊李教授,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让我这个中年人也热血了一回。”

接到朱新电话的时候,李铮正巧在看一篇论文,去年年中的时候,《科学》杂志给李铮发来了邀请函,邀请他成为期刊审稿人,李铮答应了。

这不,看论文也算是工作了。

“李铮啊,录像带和报道,我都给你递上去了。这一项制度的改变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接下里看你的喽。”朱新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好的,多谢朱总编了。”李铮这样说着,在计划表“舆论准备”那栏画了个勾。

挂下朱新的电话,李铮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你的合作伙伴找好了?”

梁哲这几天可也没空着,天天早出晚归,偶尔身上还会带着酒味回来。

李铮自认为是个非常好脾气的伴侣,但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嗯,大概确定下来了。一个东北的二代,军人家庭,背景不深也不浅,刚刚好。”梁哲顿了一下,“晚上要和他们吃饭,可能会晚点回来。”

“咔嚓。”李铮手中的笔应声而断。

“晚点?多晚?”

“大概……十点多吧。”梁哲的直觉向来是很准的,他抬头看李铮的表情,见他好似一如既往般,犹豫了一下还是改口道:“九点,我九点回来。”

第186章

舆论准备完毕后, 就差一把推力了。

八十年代的上下级观念还没有这么重, 对着领导拍桌子扯嗓子的事时有发生。

“我?不行, 不行,绝对不行!”杨老连忙摆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