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兔死狗烹(1 / 2)

汉魏文魁 赤军 1824 字 1个月前

那日晚间,是勋与关靖、逄纪商议,该当如何应对孔融归来之事。他也不隐晦,即将昔日劝走孔融之事合盘托出,说就孔文举这张臭嘴,迟早会招致魏王雷霆之怒,从而步了祢正平一般的下场。可是他死不要紧,我大伯父为其故吏,他又于我有知遇之恩,若不伸手相救,恐怕招致“寡恩”的骂名,而若相救,会不会把自己也给折进去呢?

关靖沉吟良久,说:“闻孔文举自蜀中归,得无为刘备做间乎?”是勋愁眉紧锁,说那就更可怕啦。逄纪乃道:“或朱建平所谓灾厄,正在此乎?主公当从魏王之命,致书孔文举,先询其真意,方可思应对之策。”

因此是勋当晚便写下一封书信,先表久违之思,复问蜀中之情,同时拐着弯地质问孔融,说我当年跟你说的话都当是放屁吗?你着急回来是送死来的吗?

书信遣人急递许都,结果还没收到回信,先得禀报,刘备于蜀中郊祭天地,自称广汉公。

也不知道是谁给出的主意,曹操都安邑,乃故魏地也,因此号魏公、魏王,吕布在凉州,即号凉公,可刘备既不号蜀公,也不号益公,却偏偏用故州治所在的广汉郡为名,号称广汉公。这明摆着要占一个“汉”字,表明他才是真正的刘姓宗室、汉家忠臣啊——就跟原本历史上称“汉中王”似的。

不仅如此,他还上奏皇帝刘协,附了群臣拥戴的表章,说自己为了讨伐奸佞,重光炎刘,不得已而称公,即以汉中、广汉、蜀、犍为、越嶲、牂牁、益州、永昌、三巴(刘璋时分巴郡为巴西、巴东、巴中三郡)总共十一个郡,作为广汉公国,恳请朝廷允准——当然了,这只是摆个姿态而已,其实朝廷允不允的,他帽子都早就戴上啦。

好嘛,十一个郡,比魏国还多将近一倍。曹操闻讯,当即气得头风病发,随即校事来报,孔融在许都又说开怪话啦。

原来刘备的表奏递至许都,群臣乃纷纷询问孔融,说你刚从蜀中回来,事先听说过这一风声吗?孔融心说我当然听说过,只是为了避免自己也在拥戴表章上署名,才特意提前一步离开而已。他嘴上却说:“汉之广也,魏、凉可得国,何广汉而不可得国?”

有人质疑说:“朝既名汉,即立藩国亦当避其字也。”孔融当即反驳:“郡既不避,国何所避?君其难高祖皇帝耶?”想当初广汉郡这名字就是刘邦定的,你先去跟他老人家掰扯掰扯看?完了还忍不住一撇嘴:“闻君亦得魏职,首戴二冠,故体屈也。”脑袋上同时两顶帽子,所以把你的脊梁都给压弯了,就光会卑躬屈膝朝向曹操跪拜了吧?你特么还好意思自称为汉臣?还好意思指责刘备?!

曹操得知以后,当即召来是勋,差点儿就把校事的报告书给摔在他脸上。是勋展开来一瞧,也不禁苦笑,便对曹操说:“臣已去信相询孔公,并警醒之也,书尚未复,还请大王宽限数日。”

曹操斜躺在病榻上,脑袋上缠着布条,头疼得直嘬牙花子,当下咬牙切齿地咒骂道:“此贼不除,吾病终不得瘳——必要杀之!”是勋站在他面前颇为尴尬,接碴儿也不是,不开口也不好,附和不可能,辩驳则更不敢,最终只得嗫嚅着道:“大王善保贵体,既不避刀兵箭矢,又何惧小人妄言耶?”

曹操狠狠地挤着双眼,咬着牙关,左手在榻上连拍数下,估计这一阵儿的疼痛略略过去,这才长长吐了一口气,睁开眼睛来注目是勋:“宏辅,可近前来。”

是勋本是跪坐在曹操榻前的,距离并不算远,因此也不起身,便即一抬屁股,膝行数步,直至双手扶着榻沿。曹操提起右手,覆盖在是勋的手背上,声音略略放柔,问道:“昔宏辅曾与孤云,孤若杀孔某,宏辅愿为云幼儒,今亦作此思否?”

云幼儒即云敞,因为殓葬了为王莽所杀的师父吴章,从而得传美名。曹操问了,你当初算是半开玩笑,说一旦我处死孔融,你就会效仿云敞,以此来表示不背故主,如今还是这种想法吗?言下之意,你究竟认孔融是你的主公,还是认我是你的主公?

是勋微微苦笑:“势所逼也,不得不耳。昔莽杀吴章,云幼儒为大司徒掾,无从援手,只得殡殓;若大王欲杀孔公,勋既备位,安敢不谏?恐欲为云幼儒而不可得矣。”请你也考虑一下我的苦衷吧,时论如此,不由得我不援救孔融。然而云敞是救不了人,所以只好收敛安葬老师的尸体,但以我的身份、地位,却必然要对你提出谏言,请求留下孔融一条残命的啊,到时候你又会如何处置我?我真有机会仿效云敞吗?

曹操也不禁轻叹一声:“昔日孤亦曾言:‘卿便不惧为朱伯厚、蔡伯喈耶?’”我当时就说过啊,就怕你当不了云敞,却要落个朱震、蔡邕一般的下场——“师徒、主从之间,往往结党相援,此虽时流,亦朝廷之病也,宏辅岂不见此?”官场上门生故吏相互勾结、包庇,这也是东汉朝因此而衰败的一大弊病啊,你为什么还要蹈此故辙呢?

是勋分辩道:“既然连坐,便当恩与,其恩既与,岂可背之?”从来荐人有罪,荐主是要连坐的,朝廷法度就要把双方给联结起来,那自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我怎么可能悖逆时流,对于孔融之事不作丝毫表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