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再见,我的爱人(1 / 2)

民国大文豪 薪越 1373 字 1个月前

1925年10月26日,林子轩离开法国。

邮轮进入地中海,经过苏伊士运河的塞得港,入红海、阿拉伯海,再经过非洲三角的吉布提,横渡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途径新加坡、西贡、香港等地,最终抵达上海。

这一趟旅程大约需要40天左右。

经过的地方大多是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邮轮上的乘客基本上都是法国人。

他们前往殖民地冒险,期望获得大量的财富。

从欧洲各国发往远东地区的每一艘邮轮的航线都不尽相同,如果是从英国乘坐邮轮,那么就会经过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

航线的不同决定了航行日期的不同,在每个地方停靠的时间也不同。

在不遇到大风大浪等恶劣天气的情况下,美国到上海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英国到上海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法国到上海则是四十天左右。

林子轩住在二等舱,条件还算不错。

他法语不好,也就不怎么愿意和法国人交流,大多数时间呆在舱房里,埋头看书写作。

其实,英国和法国是近邻,两国发生过多次战争,彼此都很熟悉,法国人自然懂得英文。

但法国人非常骄傲,一向认为法语是高贵的语言,看不起英语系的国家,平时交流若非必要一般不会使用英文。

这一点,在上海法租界生活的林子轩深有体会。

他要趁着这段在邮轮上的空闲时间写一些存稿。

他出国的这些天,《京华烟云》早已经断更,《童话大王》上的童话故事也没有了稿子,只能翻译一些国外的童话故事充数。

林子轩留下了童话故事的大纲,不过创作小组想要写好这些故事并不容易,总有些狗尾续貂的感觉,他们不怎么适应后世的写作风格。

特别是童话故事,需要极强的想象力。

按照林子轩定下的规矩,每一期的《童话大王》都要念给孩子听。

要让孩子听懂,喜欢童话,有兴趣继续听下去,才算是成功。

这个规矩让万象书局儿童杂志的编辑抱怨不已,在他们眼里,孩子是最难对付的生物。

孩子不懂的虚伪,喜欢就会笑,不喜欢就会哭,最能真实反应一个故事的好坏。

正因为严格要求,才让《童话大王》这本杂志取得了成功,甚至远销香港和南洋等地。

事实证明,林子轩这种“肤浅”的童话要比那种写给大人看的深刻童话更受孩子的欢迎,虽然还有人拿教育说事,但大部分反对者都已偃旗息鼓了。

林子轩还在思考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事情。

在英国的这些天,他面对面的和西方的文化精英们交流,发现这些人普遍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只是缺少一个了解的渠道。

中国的出版社每年大量的翻译外国书籍,却很少把中国书籍翻译成英文。

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在这个时代,面对西方列强,中国的知识分子迫不及待的想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对本民族的文化不加以重视。

甚至提出了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口号。

中国人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文化,怎么会向着西方传播呢。

当然,还有中国书籍难以翻译,在外国不畅销等等因素。

林子轩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大不了赔本赚吆喝就是了。

他决定回国后,不仅要继续在西方国家出版新文学丛书,还要从传统文学中选出一批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翻译。